Freehold? Leasehold?

英國物業主要可分為 FreeholdLeasehold 兩大類,前者是建築物所在的土地都屬於業權人所有,後者則在期限 (期限最長可達999年)內擁有該物業,而土地持有人(或可稱地主)所有,土地租賃到期後要向土地持有人重新簽定租借期。

Freehold (永久持有人) 物業的結構、牆身、屋頂、甚至擁有土地範圍內所有維修都由業主負責,例如門前後有一片草地,儘管像公共空間般每日都會有行人經過,但仍需由業主負責維護整理,而優點是裝修、改建的彈性較大,亦無須向地主每年繳付地租、管理服務費之類額外開支。

Leasehold (租賃產權)大多是公寓式物業,但亦有其他形式房屋,購入後物業的公共空間維修工程及費用,全部由土地持有人負責,業主只要支付維護費、服務費(即是香港樓宇的管理費)和建築物保險費,部分可能還要向地主每年支付地租,可以是幾十鎊,也可以是幾百鎊,所以購買前必須要先問清楚,否則隨時失預算。另外 Leaseholder 如需要進行大型裝修或其他工程,要先得到土地持有人同意,如違反租賃條款,地主是有權因此終止租約。

除此之外還有一類是 Shared Ownership (共享業權),買家會向政府設立之住房協會先購買10-75%業權,餘下份額會以月租方式買入直至完全購入100%,這對很多首次置業人士、家庭年收入低於£80,000、曾經擁有物業但目前無法負擔購買新物業,都可以申請購買這類型房屋,而且此類房屋絕大多數位於新建屋苑內,所以越來越受歡迎;不過在擁有100%業權之前,如想進行會影響結構的裝修,要先獲得住房協會的准許,同時如樓價上升時,購買餘下份額業權就會變得昂貴,還需要每月管理費、部份公共空間的維修費用等。

以上三類業權各有優劣,大家可按自己預算及需要決定,或聯絡我們 C&C Servicing 諮詢意見。